他指的政策,当是指今年以来,国务院、工信部连续出台的一系列针对钢铁行业的政策和文件。
而从7月初,上证指数从2300多点开始反弹,银行板块又一直是反弹最无力的板块之一。其中,项目借款主体不合规,财政担保不合规,或本期偿还有严重风险(贷款挪用和贷款做资本金)的贷款,只占比23%,其余相当大一部分项目能够直接或间接偿还贷款本息。
或许,如何、何时核销这些不良贷款,会成为长期困扰银行业的问题。上个世纪末,通过财政部发起成立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了四大商业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近1.4万亿元不良资产,而到了2004年和2005年,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再度剥离了工、中、建等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因为,以目前的地方财政水平,难以偿还这些债务。根据通报情况,截至6月末,我国商业银行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达7.66万亿元。更何况银行现在的拨备覆盖并不完全是为了应对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由于去年过度宽松的信贷政策,未来出现不良资产率反弹的情况是很有可能出现的。
按照此前银行贷款的五级分类法进行比对,上述1.76万亿元贷款被划分为可疑类和损失类的可能性已经大大增加。如果政府不愿意采用上述两种办法做的话,也可以运用过度的货币发行的方式来解决,即通过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的方式,使得原有的巨额地方债务变毛,减缓地方的还贷压力。中国超日本成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日本内阁府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按美元计算为12880亿,环比增长0.1%,按年率计算增长0.4%,弱于预期。
报告显示,7月份欧元区消费者物价指数比去年同期增长1.7%,6月份为同比增长1.4%,创下自2008年11月份以来的最高增幅。鉴于外贸一般显示三个月前的贸易情况,张燕生认为,考虑到欧美日近一季度来的经济情况,我国今年第三、四季度的贸易增长幅度将面临持续较大的收窄。分析人士认为,当前中国经济经过宏观调控之后已经主动回落,而且从季度上超过日本出现在比较早的二季度,全年超越日本已成定局。最新数据显示,美国7月零售销售反弹,虽然仍暗示经济依旧疲弱不振,通胀数据亦表明基础物价压力处于196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暂时驱散了经济再度陷入低迷的忧虑。
张燕生表示,日欧美的经济放缓会造成中国经济的外需不足,引起中国的出口不足。高盛将对美国2011年GDP增速预期自此前预期的增长2.5%下调至1.9%,而将对其2010年GDP增速预估维持在2.7%不变。
有分析师则认为,美国在过去一年的经济复苏中,政府支出和库存重建担起重任。今年7月,我国对外贸易顺差为287.3亿,创下18个月以来新高。贸易数据也同样令人担忧,由于进口飙升,使得美国7月贸易逆差已经来到2008年10月金融危机高峰以来的最高水平。事实上,奥巴马今年初在其首份《国情咨文》上就声称,要在未来五年内让美国出口翻番,欧元区、日本想要实现经济增长,也只有通过出口。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总值2631.6亿美元,增长36.6%。美联储鉴于近来数据疲弱,上周宣布将把到期抵押相关资产的回笼资金用来买进更多的美国政府公债。该行称,美国经济复苏已经逐渐失去动能。在欧盟27个成员国中,6月份失业率维持在9.6%不变,其中西班牙的失业率高达20%。
不过即便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离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还有很大距离,美国的经济规模大约在15万亿美元左右,是中国的3倍。而中国之前已经公布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按美元计算为13390亿,日本经济总量已经落后于中国。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具有里程碑意义。日欧美想中国承担调衡全球经济的责任当政府投资耗尽、市场消费乏力,拉动经济增长的途径只剩下出口。
上述情况表明,外需是拉动日本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以西班牙为例,该国失业率已逼近20%,而大幅削减赤字的举措给消费者带来进一步压力。反之,最糟的情况或许还没到来。统计还显示,2009财年(2009年4月-2010年3月),日本实际GDP增长率为负1.9%,这是该国实际GDP在2008财年出现3.7%的负增长后,连续第二年出现负增长。世界数个主要经济体的增长陷入停滞的情况令人担忧。日本内阁府16日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去除物价变动因素并经季节调整后,第二季度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0.1%,按年率计算增长0.4%。
高盛将对日本2011年GDP增速预期自此前预期的增长1.7%下调至1.4%,此外,该行将对日本2010年GDP增幅预估下调0.1个百分点至3.3%。中国驻美国旧金山前大使何伟文也持相同意见,他表示,消费者将左右经济前途,如果他们扩大支出,下半年的经济就有可能比今年上半年增长更为强劲。
反之,就有可能反过来迫使企业更使劲削减库存,引发新一波的衰退。此外,在欧盟财政紧缩效应已开始显现的爱尔兰,消费者信心也出现稳步回升。
消费者信心若能继续上升,将有望带动现已飙升至18.5%的家庭储蓄率开始回落。同期,中美双边贸易总值2072.3亿美元,增长30.6%。
这是日本经济连续3个季度保持正增长,但增速与前两个季度相比大幅放缓。不过,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集团经济学家Corsa认为,如果三季度消费扩大,而库存持稳,这或许可以缓解市场对二次衰退的担忧。仅是今年第二季度,政府的支出和库存就占了国内生产总值(GDP)的80%,如果GDP下修幅度和一些分析师现在预期的一样多,那么这个比重可能会更高。实际上,日欧美主要还是想让中国为它们的经济危机埋单。
西班牙一名政府官员表示,即使下降2.5个百分点,储蓄率仍大大高于危机前的约11%,但却能给国内生产总值带来1.5个百分点的推动。欧盟统计局最新报告显示,欧元区通胀率上升至1年半以来的最高水平,原因是能源成本有所上涨,更重要的是,该地区的失业率仍旧维持在接近1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6月份失业率已经连续第四个月维持在10%不变
日本经济财政大臣荒井村昨日也对媒体表示:对于无论排名在最前或最后,都是没有意义的。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家尼古拉斯·R·拉迪说,这一事实非常重要,它再次证明了过去10年中所发生的一切:日本经济在中国经济面前黯然失色。
日本则排在第32位,美国排在第17位。4至6月份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折合成年率增长0.4%,远低于之前日本共同社调查得出的2.3%的增长预期。
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日本在过去的40年中,一直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昨日发布数据表明,因消费和出口增长乏力日本经济复苏势头在2010年第二季度放缓。这是自1968年日本超过当时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来,首次被别国超过。根据上半年平均汇率测算,日本和中国第二季度GDP分别为12883亿美元及13369亿美元,而上半年总体分别为25871亿美元和25325亿美元。
这意味着中国从今年第二季度起就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虽然日本内阁府政务官津村启介表示:用季度数据做对比易引起误解,比较2010年度的整体数据更为正确公正。
中国的人均收入与那些极度贫困的国家如阿尔及利亚、阿尔巴尼亚相等。摩根大通驻纽约首席经济学家卡斯曼说,中国如果超越了日本,这将是全球经济的一座里程碑。
所以,第二大经济体并不等于第二大经济强国。中国拥有美国一样的土地面积,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还要养活世界上1/5的人口。
网友点评
已有0条点评 我要点评